当前位置: 首页 >话题 > 正文

天天看点:剑萧:保国寺的“香火”

2023-06-27 22:09:00 来源:新民晚报

天一阁、天童寺、育王寺、雪窦寺、溪口、东钱湖乃至比较偏门的郑氏十七房等,是行走宁波的旅游者心目中不可错过的景点。但我以为,还有一个地方如果不去打一下卡,会是一个极大的遗憾,虽然我也是新近才见识了它的价值。


(资料图)

中国保存完整的地面木结构房屋建筑,大多分布在山西及周边地区,建于唐代的南禅寺大殿、佛光寺是其代表作。

北方的干燥气候有利于延长木结构建筑的寿命,是显而易见的。相比之下,江南地区便没那么幸运了。

或许由于南禅寺、佛光寺已是古代木结构房屋建筑的“祭酒”,或许还由于南方的气候条件对木结构建筑天然不友好而让人沮丧和懈怠,人们似乎从来没有什么兴趣提出这样的问题:江南一带留存至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在哪儿?

我能够想象许多人脑海中第一时间划过的城市是:南京?杭州?苏州?或者绍兴也有可能?要不就在哪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坳坳里藏着?人们的脑筋无法急转弯。

确实,按照一般的逻辑,宋刻元椠尚且难觅,遑论一座古早的木头房子?退一步说,即使是货真价实的存在,该众所周知的早就众所周知了,还能等到今朝才来聒噪什么 “国家宝器” “江南第一”?

“贫困(指知识或信息)限制了想象”。 还真是,我的孤陋寡闻,直接限制了认知的宽度,浑然不晓——就在我们再熟悉不过、辐射半径只有200多公里的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竟然矗立着一座江南地区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保国寺。

保国寺的 “分量”,不可用晚近流行的“炒作”两字描述:早在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里面就有它。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什么概念?它是礼待故宫、长城、大雁塔、晋祠等77处著名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的地方。刨去那些砖石结构的,真正的木结构建筑入围者,寥寥无几。保国寺能够跻身其中,绝对靠实力竞逐而不是靠推销模式。

决定保国寺历史地位的,有几个关键词不可缺少——早(宋朝),木(木结构房屋),全(保存完整),奇(设计巧妙)。更重要的一点是,它的建造方法,被号称中国古代最重要、最完整的建筑技术教科书《营造法式》所吸收、记载。其意义比绘画作品被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录入为重。

1925年,正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深造的梁思成打开父亲梁启超寄给他的《营造法式》一书,感到十分无助:“当时在一阵惊喜之后,随着就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失望和苦恼——因为这部漂亮精美的巨著,竟如天书一样,无法看得懂。”推想这里的原因,或是宋代的营造学专业术语和现代建筑语言系统的差异太大,或是概念与实物无法相互参照和对应。事实上,梁思成即便通过广泛的田野考古获得可以相互印证的成绩,那也非常有限,原因在于《营造法式》时代或之前诞生的木结构建筑物,存世量已经极其稀少!我们只能假设,梁思成在得书之前或之后能去保国寺实地勘察的话,那么许多“莫大的失望和苦恼”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化解,变成豁然开朗的愉快和兴奋。

专家发现,保国寺大殿的做法反映了最多的《营造法式》记载的内容;它的许多做法及规制,成了《营造法式》的实物例证,堪称活化石。举例说,保国寺大殿所用斗拱模数,与《营造法式》的规定基本一致;《营造法式》有关藻井的做法基本是保国寺藻井式样的翻版……

还有一个值得国人骄傲一下的成就是,保国寺大殿斗拱用料断截面之高宽比为3:2。直到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汤姆士·扬才发现:这样的比例,出材率最高,具有最理想的受力效果。

至于保国寺大殿“虫不蛀,鸟不栖,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等奇特现象,学术界至今也拿不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保国寺是可以做博士论文的一部大书。可惜它没有引起专业以外人士足够的关注。这个人群自然也包括了我。多少年来,我去宁波很多次,却从来没有踏入保国寺半步,也没有从身边的宁波人口中听到关于保国寺的种种说法,真可谓“歪墙开旁门——邪了门了”。

保国寺早已没了暮鼓晨钟、梵呗圆音,既然如此,哪来如本文标题所示的“香火”?恐怕要作这样的理解了:保国寺的建筑理念渗透在后世包括日韩两国在内的古代建筑中,是有迹可循的。而就在近日,我去杭州网红打卡地“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从一则解说词里得到的最大安慰便是:它借鉴了保国寺的建筑理念和元素!

呵呵,那不是赓续了保国寺的“香火”又是什么。(剑 箫)

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