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具备改革基因,致力于打造普惠金融精品银行
常熟银行前身为 1996 年成立的常熟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2000 年,市联社与其下 辖的 35 家农信社合并,同年继承另外三家本地城市信用社的全部资产和负债。2001 年,江 苏省试点农信社改制,常熟市联社改制为农商行,为我国首批三家股份制农商行之一。
常熟银行股权结构分散,第一大股东交通银行持股比例低于 10%。前十大股东中,常熟 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持股 3.08%、江苏江南商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8%,二者实际控制人 均为常熟市政府,但不存在一致行动关系。大股东关联交易占比极低,不干涉公司正常经营。 分散股权和极低股东关联交易利于市场化运营。此外,作为唯一引进国有大行作为战略股东 的农商行,公司较同行更易借鉴成熟的现代商业银行治理和市场化运营经验。
(相关资料图)
公司坚持“三农两小”市场定位,致力于通过差异化策略打造普惠金融精品银行。个人 条线、公司条线、资金运营中心、兴福村镇银行四大业务载体围绕公司战略形成发展合力。 个人条线中,小微金融总部统筹资产端,零售银行总部统筹负债端。公司条线包括公司金融 部,投资银行部与票据业务部,公司金融部另下设三农金融部与国际业务部。资金运营中心统筹投资端,负责自营与客户投资管理。兴福村镇银行是公司开展省外小微业务载体,目前 在江苏、湖北、河南、云南、广东、海南开展业务。
1.2.小微业务带动公司实现转型发展
2008 年确立“三农两小”市场定位以来,公司重点围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三农 等目标客群发力微贷业务。十余年来,公司各届董事会及管理人员平稳过渡,小微战略得以 坚定执行。公司现任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均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上任以来继续坚守普惠初 心,不断丰富战略内涵、深化公司转型。2020 年以来,公司通过普惠金融试验区、金融科 技赋能等策略推动公司向综合化、数字化与生态化转型。
经历了 2008-2012 年初创期之后,常熟银行小微业务迎来爆发期。在小微业务带动下, 公司资产规模实现快速发展,2013-2022 年,公司资产规模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14.53%,明 显快于同期银行业增速 10.89%。至 2023 年 Q1 末,公司资产规模突破 3100 亿元,在 7 家 可比上市农商行位居第 1 位。
得益于小微业务快速发展,公司大零售转型效果明显。2013-2021 年公司个人贷款占比 持续上升。至 2022 年末,公司个人经营性贷款占比与个人消费贷款占比分别为 38%、11%, 分别较 2013 年提升 26、9 个百分点。
1.3.小而散产品体系满足多种小微主体需求
传统品种以外,常熟银行贴合不同小微客群需求,建立差异化产品体系。小微金融部推 出“Free Star 自由星小微金融服务”品牌,提供多款经营性贷款、消费性贷款及“星系列” 线上贷款产品。公司金融部针对中小微企业与三农领域,推出常抵贷、苏农贷等差异化产品。 结合小微信贷“短、小、频、急”的特点,公司推出线下结合线上、免抵押、低门槛、手续简 便,快速放款,灵活还款等产品功能,不断提高小微金融服务品质。
常熟银行贷款产品“小而散”特点明显,贷款集中度极低。2022 年末,公司户均贷款 为 43 万元。全行 77%的贷款金额低于 1000 万元,其中,金额低于 100 万占比为 43%,介 于 100~1000 万占比为 34%。贷款客户中,贷款金额低于 100 万的客户占比达到 94%。
个人经营性贷款是各类贷款最大组成部分,发放对象为私营企业主、个体经营者、种养 殖户和家庭作坊等。在发放个人经营性类贷款前,公司采用实地调查和交叉检验技术分析第 一还款来源,结合行业总结数据和分析模型对贷款进行风险评估。发放后,公司将进行实地 回访,落实贷款用途。2022 年末,个人经营性贷款户均贷款规模为 32 万元,金额低于 100 万的贷款占比达到 60%,贷款额低于 30 万元的客户占比达到 77%。
2.小微助力行业转型,优渥区位孕育蓝海2.1.我国小微业务生态逐步成熟,专业化经营效果良好
2005 年小企业授信制度实施以来,小微业务监管制度规范、信用体系、融资担保支持 不断完善,小微业务供给体系逐步成熟。此外,金融科技快速发展为小微业务提供高效技术 支撑。以上因素为我国小微业务专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受益于逐步成熟的业务生态,我国商业银行普惠贷款增速从 15%(2018)提升至最高 28%(2021 年 Q1),2021 年 Q1 之后增速有所放缓,但仍明显高于同期总贷款增速。至 2023 年 Q1 末,普惠贷款规模为 35.19 万亿元,占总贷款的比重 15.61%,较 2018 年末提 升 5 个百分点。对照上市银行贷款行业分布结构,普惠贷款已跃升为商业银行权重资产。
随着小微业务发展,供给体系分层逐渐清晰。全国性银行业务重心在于“大”小微,目 标客群为大城市、大中客户、支柱产业链中的小微主体。中小银行尽量避免与全国性银行正 面竞争,目标客群更下沉,业务聚焦 “小”小微,区域性银行目标客群为本地优势产业、批 发零售业、三农领域小微主体,民营银行目标客群为特定行业、个人等长尾客户。 目前我国较为成熟的小微模式包括江浙模式和民营模式。江浙模式的核心技术是 IPC 技 术+信贷工厂,产品体系中 200 万以下额度占比较高。这种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展 业,额度较高业务的建立和维护主要依靠人力团队,额度较低业务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客 户主要来自于分支机构所在地。江浙模式代表银行包括台州地区的台州银行、泰隆银行与民 泰银行,苏州地区的常熟银行、张家港银行。民营银行模式的核心技术是大数据风控,产品 体系中 30 万以下额度占比较高,主要通过线上渠道为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微主体和个人提供 服务。 民营模式代表性包括阿里系网商银行与腾讯系前海微众银行。
以上两种模式均实现了小微业务商业可持续,代表性银行成长性、盈利指标、资产质量、 息差表现明显好于银行业,为我国小微业务专业化经营提供借鉴经验。
2.2.全面注册制时代,小微业务对行业转型重要性提升
在成熟市场,直接融资发达,大中型企业直接融资占比较高,传统信贷业务中,消费者 业务、中小企业业务占比较高。从实践来看,小微业务不仅在大型银行业务版图中占据重要 战略地位,更是广大中小银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抓手。 富国银行与德国商业银行是成熟市场小微业务较为出色的大型银行。富国银行小微业务 面向营收 1000 万美元以下的企业提供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美国 10%以上小微主体(small business)为富国银行的客户。富国银行交叉销售体系业内出名,销售产品维度随着合作时 长而增长,小微客户价值得以深度挖掘。德国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个人贷款为主的信贷 产品,2022 年末,德国商业银行小微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约 6%。
小微业务对于中小银行更显重要,是广大区域性银行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抓手。在成熟市 场中,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业务被多元化银行主导,区域性银行主要围绕本地小 微企业与居民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两者在资产、收入结构上的差异非常明显。2022 年, 美国上市区域性银行贷款占总资产比重的均值为 68%,多元化银行为 39%,前者利息净收 入占总收入比重均值为 83%,后者为 62%。相比之下,我国全国性银行与区域性银行业务 同质化较高,资产结构、收入结构分化程度明显低于美国。
依托差异化策略,美国中小银行经营出色者众多。美国上市区域性银行平均盈利能力明 显高于多元化银行(2022 年 ROE:12% V.S. 10%;ROA:1.2% V.S. 0.8%),不良率贷款 率小幅高于多元化银行(2022 年末不良贷款率:0.4% V.S. 0.5%)。在二级市场,美国区域 性银行平均估值水平高于 1 倍 PB,并较多元化银行享有一定估值溢价。在我国,上市区域 性银行整体盈利水平与估值溢价较全国性银行的优势并不明显。
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占比低、提升空间大。全面注册制落地后,大中型 企业直接融资比例上升,传统银行业务下沉趋势将更明显。从近年实践来看,在投资银行、 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业务领域,头部商业银行凭借客户基础、经营网络、资金投入等优势 占据有利位置。传统业务领域,基建、房地产融资放缓,信贷向制造业、中小微市场主体、 居民消费倾斜。这一趋势与成熟市场银行业市场格局隐含的转型路径十分契合。
从业务属性来看,小微业务和零售业务面临的市场阻力较小,可以通过银行战略定位和 执行力实现突破。相对资产包袱较大的全国性银行,该对资产包袱更小的区域性城农商行更 为有利。此外,区域性银行扎根本地,对客户了解程度和与沟通效率强于大型银行,在业务 效率、风险管理上亦具有天然优势。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有更多区域性银行通过发展社区 业务、个人业务、小微业务实现差异化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常熟银行资产收入结构、盈利能力与资产质量与现阶段美国区域性银行 平均水平接近(贷款占总资产比重:64% V.S. 68%;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86% V.S. 83%;ROE:13% V.S. 12%;ROA:1.1% V.S. 1.2%;不良贷款率:0.8% V.S. 0.5%),侧 面反映其走在区域性银行转型发展前列。
2.3.江苏省优渥环境孕育广阔发展空间
小微业务需求主体包括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居民等。江苏省经济体量大、 二三产业发达、小微群体梳理庞大,具备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经济土壤。 从经济体量来看,江苏省 GDP 总量仅次于广东省位居全国第二。2022 年,江苏省第二 产业增加值 5.59 万元,居全国首位,第三产业增加值 6.2 万亿,位居全国第二。
从经济特征来看,江苏省制造业发达,民营经济活跃,城乡一体化程度高,孕育了庞大 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三农群体。截至 2022 年 3 月末,江苏省拥有 686 万个体户, 357 万注册资本 1000 万以下的小企业,二者合计数量位居全国第三。
浙江省是我国小微金融专业化经营程度较高省份。常熟银行开展小微业务初期曾借鉴台 州经验。除台州地区外,义乌、宁波、绍兴等地区银行小微业务也较为出色。浙江省城商行 员工人均银行资产为 7800 万元,江苏省为 1.36 亿元,前者仅为后者的 57%。这一指标在 台州地区(对应本地银行包括台州银行、泰隆银行与民泰银行)和常熟市(对应本地银行包 括常熟银行)分别为 3134 与 4061 万元。同等业务规模下,小微业务对业务人员的需求明 显高于批发业务,因此,浙江省城商行更低的人均资产反映其更高的业务下沉度。
江浙两省均具备庞大的经济体力和丰富的小微主体。此外,两省产业结构可比性也较强, 批发零售业、制造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研究、信息技术、建筑业企业数量均位居两 省各行业前列。基于此,参照浙江省测算江苏省本地银行小微业务空间具有合理性。
从不同角度来看,江苏省内小微市场空间依然充足,有望支撑省内银行实现较快发展。 常熟银行相对同行具备更加成熟的微贷经验与更广阔的网络布局,有望从中受益更多。 角度一:江苏省本地银行总资产与本地 GDP 之比为 70%,浙江省该比例为 113%,常 熟市与台州市这一比例分别为 100%与 144%。参照浙江省与台州市,江苏省与常熟市本地 银行总资产规模分别仍有 60%与 75%上升空间。 角度二:江苏省本地小微主体户均本地银行资产为 83 万元,浙江省为 115 万元。参照 浙江省,江苏省银行资产规模仍有 40%的上升空间。
3.“技术+配套”领先优势护航成长自 2005 年国家明确提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以来,我国多家中小银行与全国性银行陆续 与德国 IPC 公司合作引入微贷技术。从我国实践来看,引进微贷技术只是小微业务专业化经 营的第一步,后续全方位配套机制才是决定成功的关键。
常熟银行引入 IPC 技术后,因地制宜不断优化升级微贷技术并延伸小微业务内涵,最终 形成行之有效的常熟模式。我们总结,常熟模式体现“技术+配套”综合优势,包括本土化 信贷技术、专业小微人力队伍、多层次经营网络、全方位数字化转型、业务生态化建设等多 重内涵。公司“技术+配套”处于行业前列,将为公司持续成长提供动能。
3.1.本土化改造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微贷技术
公司微贷技术源于德国 IPC 公司,IPC 微贷模型包括市场营销、贷款申请、信贷分析、 信贷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监控六个环节。由于微贷具有“轻抵押重信用”特征,借款人还 款意愿和第一还款来源对信贷审批至关重要。IPC 微贷模型的核心在于通过实际调研将借款 人的软信息定量化,以此评估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 引入 IPC 技术之后,常熟银行结合本土实际进行优化。调查方式上,允许客户经理通过 街坊邻居口碑侧面印证(原始 IPC 技术不允许侧面打听);还款方式上,公司根据常熟市家 庭加工作坊经营周期,创设随借随还等多种灵活方式(原始 IPC 技术鼓励按月还款)。 IPC 技术以单件质量为导向,客户经理充当全能型信贷专家角色。在早期实践中,一笔 业务全程由客户经理手工完成,对人力劳动依赖度较高。随着业务快速增长,这种模式在业 务管理和运营效率方面的短板显现,制约异地业务开展。 在此背景下,公司引入信贷工厂技术(即对信贷流程进行功能性切割,形成前台营销调 查、中台审批、后台管理操作的流水线,建立标准化信贷业务批量处理模式),解决了 IPC 微贷模式对人的依赖和跨区域复制难题,最终形成了 IPC(负责前端进件和风控)+信贷工 厂(负责效率和规则)的常熟微贷技术。
3.2.广阔经营网络奠定扎实的成长基石
经过多年积累,常熟银行搭建了立足常熟、辐射江苏、面向省外,覆盖城、镇、村的经 营网络体系,是地域分布最广泛的县级农商行之一。经营网络既包括传统分支行,还包括适 应小微业务特点的自助银行、 便民服务中心、普惠金融服务点、兴福驿站、微银行以及电 子银行渠道等新型渠道。广阔经营网络为公司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常熟市内,公司拥有 109 家分支机构,存款、贷款市场份额在常熟市金融机构中均位 居第一2。2022 年末,常熟市分支机构(含总行)总资产 1531 亿元。 在常熟以外江苏省内其他地区,公司拥有异地分支机构共有 59 个,分布于江苏省 10 个 地级市。至 2022 年末,江苏省异地分支机构总资产 977 亿元。
在巩固省内市场的同时,公司按照集约化开设分支机构、批量化组建村镇银行的发展思 路,移植微贷模式至省内外异地经营机构。兴福村镇银行服务鄂、豫、苏、滇、琼、粤 6 省 广大农村地区,形成覆盖 110 多个区县和 900 多个镇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至 2022 年末, 村镇银行总资产达到 669 亿元。
3.3.成熟的人才体系打造小微专业队伍
小微业务人力需求与传统银行批发零售业务不同,对耐力、基层工作能力更为看重。公 司经过多年探索,打通招聘、培训、成长环节,建立了完善的小微专业队伍培养体系。
公司小微业务快速增长致业务人员需求大幅增加。上市以来,常熟银行公司员工数从 5000 余人增加至 7000 余人。其中,小微金融总部已发展成为 1700 人的专业队伍,成员分 布在江苏省内的 85 个网点,是一支充满狼性精神的 80、90 后年轻战队3。小微金融队伍充 分发挥小微金融服务专营机构优势,凭借专业的技术和优秀的服务品质,在打造小微企业客 户融资“首选银行”和微贷领域“领先银行”的品牌发挥重要基础作用。
3.4.全方位发展金融科技,提升运营效率
常熟银行对标行业标杠,保持较大金融科技投入力度,全方位、高质量推进数字化转型。 2019-2022 年,公司每年金融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保持 3%以上。2022 年,公司科 技投入 3.14 亿元, 同比增长 25%。
经过多年持续投入,公司金融科技实现前、中、后台全覆盖,在小微业务线上化、线上 批量获客、账务核心系统升级、数字化风控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小微业务线上化: MCP(移动信贷平台)经过三期迭代,实现资料实时传输,部分产 品的实时审批,极大节约了一线业务人力、提升小微业务审批效率。 批量获客:构建客户标签体系,精准客户画像,通过场景建设、与第三方联合建模等方 式,利用多渠道线上获客矩阵,形成全方位多角度获客能力。 核心账务系统升级:上线“分布式、微服务”新一代核心账务系统,首家在分布式核心账 务系统上搭载国产分布式数据库,首家在分布式核心账务系统上实现“单核异构”,首家在分 布式核心集成业务中台,交易处理能力提升 46 倍。 线上风控建设:全行级反欺诈风险监控系统实现手机、网银、网联等全渠道业务的实时 交易监控,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与保障。 金融科技的全面应用明显提升运营效率,户均贷款规模稳定(意味着没有偏离小微定位) 的前提下,员工人均贷款规模与贷款户稳步提升。2022 年,公司员工人均贷款规模为 2618 万元,人均贷款户数为 63.57 户,分别较 2017 年提升 44%与 81%。
金融科技投入对效率的提升亦逐步体现于财务数据中。2021-2022 年,公司成本收入比 连续两年明显下降,2022 年成本收入比为 38.58%,较 2020 年高点下降 4.19 个百分点。
3.5.以生态化建设提升客户粘性
生态构建是提升客户粘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商业银行深度挖掘客户业务价值,发挥资 产、负债、财富管理等业务协同效应。常熟银行顺应行业趋势,生态建设走在同行前列。 针对个人客户,公司构建客户权益体系,整合信用卡、营销活动、优惠券等各渠道分类 权益,集中归户实现跨平台跨应用输出,满足金融生活多场景使用需求。 针对三农客户,公司自主开发“浓农乡品”特色商务平台,致力于整合地方农产品、为 农户客户增加销售渠道,提供农产品在线交易、基地直供、物流配送等高品质生活服务。在 “浓农乡品”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生活服务及企业管理功能,打造泛生态圈“常银生活”。
针对企业客户,公司推出非金融服务平台“常银生意”,提供普惠的企业数字化服务, 一站式满足企业人事、财务、后勤等管理需求。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方面,为企业提供工 商注册、跨行薪资代发、财务管理、代账、在线开票等服务。生产经营服务方面,为企业提 供工业品、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供应链产品交易服务。企业外部服务方面,为企业提供股权投 资、保险、法律、知识产权、绿色环保等外部服务。
4.有效风控体系与优异资产质量奠定安全基础4.1.人防、制防、技防筑牢小微业务风险屏障
公司通过一体化的风险管理体系对小微信贷业务实行审慎、有力的风险管控。机制方面, 小微金融总部设立独立的风控管理部门,并设置三级风控岗位,建立了从申请到贷后全流程 的风控闭环管理体系。措施方面,公司从理念、技术、人员三个维度出发,将多种措施嵌入 贷前、贷中、贷后环节,多方位全流程防范和监控业务风险。
此外,近年来公司顺应行业趋势,大力推进数字化风控,将大数据模型和专家人工干预 相结合,人防、制防和技防相结合,打造集客户管理、贷款管理和审计管理于一体的高效贷 款管理系统,明显提高了小微业务风险管理效率与质量。
公司小微业务风险管理效果理想,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始终控制 1%以内。横向来看, 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与企业贷款不良率波动一致,体现小微业务遵循一致风控标准。
分地域来看,省内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极低,扮演压舱石角色,省外不良容忍度略高 于省内业务。2022 年末,省内机构不良率均低于 1%,省外村镇银行略高于 1%。
4.2.公司资产质量长期保持优异
公司不良贷款率与拨备覆盖率长期处于上市银行前列。2023 年 Q1 末,公司不良贷款 率为 0.75%,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 547.30%,分别位居上市银行第一位、第三位。
前瞻性指标方面,公司逾期贷款占比与关注类贷款占比好于上市银行整体水平。2022 年 末,公司逾期贷款占比为 1.06%,关注类贷款占比为 0.84%。
公司不良贷款偏离度略高于上市银行整体水平,一方面是由于公司零售贷款占比较高, 逾期后经催收可恢复正常的比例更高,这一现象在零售占比较高的银行中普遍存在;另一方 面,常熟银行村镇银行客户下沉度更高,客户信用管理意识与能力略低于母行。与招商银行、 宁波银行等零售标杆银行相比,常熟银行不良偏离度在正常范围内。
公司金融投资类资产质量良好、计提比例充分。截至 2022 年末,按照非信贷资产五级 分类标准,公司金融投资不良率为 0%。其中,债权投资(该部分投资以摊余成本计量)计 提减值损失准备 9.27 亿元,计提比例为 2.15%,剔除利率债后计提比例为 5.89%。其他债 权投资(该部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计提减值损失准备 2.93 亿元, 计提比例为 1.68%,剔除利率债后计提比例为 5.30%。以上两类金融投资剔除利率债后计提 比例均高于公司拨贷比(2023 年 Q1 末,拨贷比 4.12%)。
4.3.资产质量受个别风险上升行业影响较小
与城商行及省市级农商行不同,包括常熟银行在内的长三角地区县域农商行贷款投向实 体经济的比例普遍更高,投向房地产行业、融资平台等领域比例普遍更低。加之地方财政稳 固,后两个领域风险景气下行对这些农商行资产质量影响有限。 2022 年末,常熟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占总贷款比重为 0.94%(上市城商行为 6.34%, 农商行为 5.90%),不良率为 0%,融资平台集中行业(主要包括建筑业、租赁和商业服务 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占比合计 8.26%(上市城商行为 28.03%,农商行为 18.98%),其中,建筑与租赁服务业占比 5.42%,不良率为 1.2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 施管理业贷款占比 2.84%,不良率为 0.01%。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