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父亲节前,可能会有子女透过人工智能工具提问,为终年辛劳的父亲准备礼物。人工智能是近期的显学,然而人类准备好人工智能在亲子关系中扮演什么角色?可能有许多不同的答案。
许多家长和学生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潜力感到兴奋。根据美国非营利组织“常识媒体” (Common Sense Media)今年三、四月进行的民意调查:超过四分之三的家长和超过十分之九的学生表示他们对可以帮助他们学习的人工智能工具感兴趣。在十二至十八岁的学生中,五成八使用过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但只有三成的父母使用过这项技术。更重要的是,只有大约三成的家长“经常”听说ChatGPT,而学生中这个比例为五成四。
不同世代的传媒有着不同的功能。婴儿潮的父母亲可能不愿承认,当忙著家事时,可能让电视“陪着”孩子,作为“临时保母”,久而久之遂产生“电视儿童”;到了电脑普及,更多儿童可能透过平板电脑打发时间,平抚不安情绪;这几年,手机上的TikTok成为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元素,可能据佔不少时光。现在加上人工智能来势汹汹,可能带来一般父母亲未能预料的变化。
事实上,对于第一代移民而言,在工作和文化的隔阂下,他们对人工智能的了解及经验可能不多。移民的第一代可能希望子女学习母语,传递语言背后的价值观。当父母亲将女子送到周末的母语学校,希望的是子女不要忘本,记得端午、中秋,品尝粽子及月饼的乐趣,过年及清明祭祖的慎终追远习俗,以及团聚时的亲情温暖。这些属于生活中琐碎却重要的部分,人工智能能够有“少数族裔”版本吗?
如果生活上,父母亲缺席,“A.I.父母”能否懂得嘘寒问暖的代劳?一旦子女的记忆中有许多人工智能的问答,减少了对父母的孺慕之情,对亲子关系会有甚么影响?几年前有一位华裔美学家到一家著名的半导体大厂为工程师上课,课堂上有人质疑繁重的工作下,睡眠时间都不足了,生活上还需要美学素养吗?这位美学家回答说,希望这些工程师有时间陪伴小孩玩耍,说睡前故事,子女未来能够记得父母亲身体的温度。这番话令在场许多工程师感慨及动容。
人工智能一般都着重于实用性的功能,但对情感上如何支援还有待观察。童年对一个人的未来的影响巨大,他们的情商更多在于父母亲的身教或陪伴。人生遭遇的困难,有时并不在于分数的多寡,更在于心理上能否有自信克服,这些质素更可能从亲子关系寻得支持。
履历表上亮眼的学经历常是职场征战的利器,但记忆与回忆却是心理坚强的重要来源。如何平衡理性与感性,为生活付出的代价如何拿捏?相信各人心中有自己的答案。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