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与1999年,这两年对于整个中国而言,都是两个极其特殊,且至关重要的两年。
(相关资料图)
在这两年中,香港和澳门的先后回归,不但促进我国领土的完整,同时也是在向世界昭告,中国已不同于往日。
虽然目前还未实现,不过我国全体人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台湾也会同香港、澳门一样,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
在台湾回归后,我国的领土收复任务,却还远远没有结束。
除了台湾之外,还有三大至关重要的领土,必须被我国尽快收回。
这三块领土究竟身处何处?其究竟发挥怎样的功效,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何种作用?
自秦始皇一统六国,家国一体的思想就此形成后,“统一祖国”的理念,便就此成为历代王朝的终极目标。
先有汉朝远征匈奴。
自汉文帝以来,汉朝便意图收复河套地区、河西走廊,只是苦于匈奴盘踞于此。
然而,再为强悍的敌人,也从未让汉朝打消念头,而是选择谋求长远发展。
先是在汉文帝时期养精蓄锐,积攒实力;在汉武帝时期,便举兵反抗,先后派出卫青、霍去病等出色将领,与匈奴就此展开了长达130余年的战争。
尽管在此期间,汉朝牺牲了无数士兵,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不过之前被夺走的土地,最终还是重归汉朝。
不仅国家得以统一,百姓也不再苦于匈奴的侵扰,得以安居乐业。
之后还有明朝先后五次远赴蒙古,不仅是为了彻底击退敌人,更是为了收复自宋朝以来,便流失在外的北方领土。
哪怕时至今日,我国依旧秉持统一祖国的理念,希望流落在外的土地,能够尽数回到祖国的怀抱。
随着香港、澳门的接连回归,我国的领土问题,好似只剩下台湾一个。
不过除了台湾之外,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预计让藏南地区、南沙岛礁和苏岩礁一同回归祖国。
首先是南沙岛礁的领土问题。
根据元代书籍——《更路簿》记载,早在西汉年间,这块美丽的海岛便隶属我国。
此岛春和景明,景色宜人,而且资源丰富,是我国南海渔民的青睐之地。
生活在附近的渔民,不仅常常在附近进行捕捞,还将此岛视为举行活动,开展祭祀的神圣之地。
在这座岛屿上,至今仍残存着我国古人居住的房屋、用于祭拜的神庙,以及其他一系列生活痕迹。
这些跨越千年的文化遗址,正是其属于中国的最好证明。
然而时至清朝末年,由于实力孱弱,使得当时的清朝上层,根本无力维护周边的领土,尤其是对于海上岛屿而言。
甲午战争的失败,已经证明清朝的水师,根本无力阻挡他国的入侵。
而清朝也正是在此时,暂时失去了对南沙岛礁的掌控。
虽然在建国之后,我国逐步收回对南海的主权,其中也包括南沙岛礁。
然而,以越南、菲律宾为首的国家,似乎对此存在争议,甚至与我国先后爆发冲突。
尽管凭借着强大的实力与充足的证据,我国先后击退了前来进攻的对手,维护南海大部分地区的主权。
然而时至今日,南沙岛礁仍未全部回归。
其次便是藏南地区。
这块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地域,之所以存在主权争议问题,则是要追溯到20世纪初期。
那时的清朝迫于外部压力,不得不与英国签订《西姆拉条约》,将这片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尽数让与英国。
不过在此之后,英国也并未占领这片土地,而是将其转让给当时的殖民地印度,让印度帮忙管辖这片领域。
尽管在此之后,英国方面也承认此次协议的不平等,也否认其法律效应,将土地归还中国。
然而,印度方面却不愿让步,反而在藏南地区的领土问题上,与我国一直争论不休。
因此在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与印度在此频繁发起冲突,甚至为此爆发对印反击战。
虽然在此次战争之后,印度再也不敢质疑我国的实力,但是藏南领土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藏南地区位于我国边境,是守护人民安全的重要防线。因此在这一问题上,我国绝不会退让半分。
必须收回的第三块土地,便是苏岩礁。
与之前两块区域不同,直至二战结束,这块位于东海大陆架上的礁石,一直处于我国的管辖之下。
然而于1952年,在没有任何明确证据,也没有获得联合国的承认的前提下,韩国却自作主张地占有此礁。
我国当时因刚刚经历战争,尚处于恢复元气的阶段,因此本不想与韩国爆发冲突,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但对于我国的警告,韩国却仿佛置若罔闻。
反而进一步在礁石上建设码头、灯塔,以及海洋平台等大型建筑,甚至将其更名为离於岛,俨然一副“拥有者”的模样。
为了维护我方领土主权,我国自2000年起,便多次与韩方进行交涉,希望在不发生冲突的前提下,将双方之间的误会尽数解除。
不过韩国方面却一再宣称,认为“苏岩礁”应归于岛屿一类,而非寻常的水下暗礁。
因为倘若苏岩礁属于岛屿,那么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块岛屿应属于韩国。
在我国乃至联合国的多方努力下,韩国虽与我国于2015年签订协议,确认了苏岩礁的主权问题,并约定划定界限,互不侵犯。
然而,究竟该如何划定界限,双方至今仍未达成共识,韩国要求以中间线作为界限,而我国则坚持等比例划分。
因此有关苏岩礁的问题,至今仍未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1840年与英国战争的爆发,也象征着我国充满苦难的近代史,就此缓缓展开。
在这一百多年的时光中,我国受尽磨难,历经艰险,最终依靠四万万人民团结一心,这才重归和平。
为了维护祖国与人民的安全,也是为了壮大国力,使得那些遗落在外的土地,终有一天能尽数重归故土。
我国自始至终,都保持奋发向上,永不懈怠的精神,不断发展、强化自己在各个领域的能力,以应对今后的种种挑战。
而事实证明,如今的祖国早已不同往日,再也不是那个贫穷落后、故步自封的国家。
无论是在民生经济,还是科技军事上,中国已悄然崛起,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存在。
不但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科技研究中,我国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