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高校博物馆是高校+博物馆的组合,也是高校教育+公共教育的结合,这成为其在研学旅行中的首要资源和优势。高校博物馆有大学为其“加持”,尤其是一些名校,原本就拥有络绎不绝前来体验的中小学师生。而走进作为校园文化地标的博物馆,正是近距离瞭解大学的捷径,几乎成为研学团队的必到之所。世界上第一座面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便是1683年建立的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目前牛津大学拥有9座专业博物馆,每年都吸引着无数学子。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拥有天然优势。同时,高校博物馆一直被视为学科教育的重要支撑,是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在此背景下,不少展览都由相关院系提供有力支持,展示体系也拥有专业性和稳定性。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作为师生教学科研实验室的摩登性,以及所呈现的理工科领域发展的前沿性,使其成为青少年尤其是有志于往此方向发展的高中生的“打卡圣地”。
深处高等院校内的博物馆,如何在“专业性”与“公共性”之间平衡,也即如何既“独善其身”又“兼济天下”,并体现在研学旅行业务上?事实上,这直指高校博物馆的定位,毕竟它长期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校师生,因此若要发展中小学研学游,势必得在育人对象、展馆运行容量乃至办馆理念等方面作出突破。
目前,大部分高校博物馆仍以学校的辅助部门而存在或由相关院系托管,占据的人财物资源较少,如人员编制很有限,故只能维持场馆的正常开放,在面对大幅涌入的研学团体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这对很多场馆的空间与运行而言也属超负荷,毕竟不少场馆原先常处于半开放状态——在工作日选择性开放,寒暑假则处于闭馆状态。
如何提升高校博物馆在研学旅行中的价值和作用?
提升公共性:打造馆校合作的育人共同体。高校博物馆根植于大学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土壤,但其资源实为社会所共同拥有、分享、创造,具有明确的公共性。因此,在开展研学旅行过程中,博物馆亟须与大学建立良性互动,以打通一系列后勤保障环节,如开放或限流、泊车、餐饮、校园参观等,既确保研学旅游安全、有效开展,又不破坏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与此同时,高校博物馆不妨与校园内其他机构联动,如校史馆、实验室等,以兼顾“游”的广度和“研”的深度。
目前,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从以往的周一至周五开放,调整至周二到周日开放。同时,选派专职教师与研学旅行基地、学生家长以及大学相关部门对接。此外,校史博物馆还联动了校园内的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并让学生走进大学实验室等。这对未成年人而言无疑是未来教育的前移和构建,对学校和家长也极具吸引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