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还在亏损,全年力争扭亏,国联水产铆足了一股劲。
9月6日晚间,国联水产(300094.SZ)发布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显示,本激励计划考核年度为2023年至2025年三个会计年度,分年度对公司财务业绩指标进行考核,两大条件中需满足其一。
(相关资料图)
其中,第一个归属期要求以2020—2022年的营业收入平均值为基数,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0%;以2022年净利润为基数,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
然而,国联水产要完成净利润目标,难度还不小。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86亿元,同比下滑667.67%。
国联水产为何敢提出扭亏?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从2019年到2022年,国联水产预制菜营业收入分别为6.34亿元、7.29亿元、8.41亿元和11.31亿元,持续保持大幅增长趋势。
2023年上半年,国联水产预制菜营业收入达6.71亿元,同比增长19.52%,已超过2019年全年水平。
国联水产董事长李忠表示,公司将继续聚焦预制菜,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制造标准化,狠抓质量安全建设、营销推广和品牌建设。
半年亏1.86亿力争全年扭亏
国联水产是国内少数具备全球采购、精深加工、食品研发于一体的海洋食品企业,公司以水产食品为主业,聚焦预制菜进行商业模式升级,为餐饮企业、家庭餐桌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9月6日晚间,国联水产发布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显示,拟向激励对象授予权益总计2189万股的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告发布时公司股本总额的1.94%。
而且,国联水产本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依据本计划公告前1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5.69元的50%确定,为每股2.85元。
公告显示,国联水产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总人数50人,约占公司员工总人数的1.21%,包括公告本激励计划草案时在公司任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不包含独立董事和监事。
国联水产本激励计划考核年度为2023年至2025年三个会计年度,分年度对公司财务业绩指标进行考核,两大条件中需满足其一。
营收方面的考核以2020—2022年的营业收入平均值为基数,要求2023年、2024年、2025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0%、20%、40%。
净利润方面,要求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及2025年净利润增长率相比上一年不低于30%。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国联水产营业收入分别为44.94亿元、44.74亿元和51.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9%、-0.44%和14.31%。
由此看来,国联水产上述3年营业收入的平均值为46.94亿元,增长10%即为51.63亿元。
2023年上半年,国联水产实现营业收入26.97亿元,同比增长11.69%,已完成考核目标约52%。
然而,国联水产要完成净利润目标,难度还不小。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86亿元,同比下滑667.67%。
对于亏损,国联水产表示,主要原因是2023年上半年虾类市场行情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导致存货资产减值损失有较大幅度增加。
半年报显示,国联水产对2023年半年度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2.06亿元。
这也意味着,国联水产下半年要大幅提高盈利水平,从而实现全年扭亏。
上半年预制菜营收超2019年全年
半年亏损1.86亿元,全年要实现扭亏,国联水产为何敢“吹牛”?
6月12日,国联水产集团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签订《谅解备忘录》,双方计划在国际海鲜贸易方面开展合作,具体在海鲜交易平台、海鲜交易所、海鲜期货、海鲜采购等方面,合作总金额5亿美元。
另外,PIF拟对国联水产全球采购进行融资,计划合作金额6000万美元。
国联水产集团表示,此次《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是集团在沙特地区进行“产业+金融”战略布局的重要体现。国联水产集团拟与PIF的国际海鲜贸易项目合作,将进一步扩大集团在全球水产行业的影响力,减少采购资金对现金流的占用,加强集团资金实力。
外部环境可促进国联水产业绩增长,而公司的“内功”也不容小觑。
国联水产自2019年全面发力预制菜后,预制菜的营收一直在快速攀升。
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2年,国联水产预制菜营业收入分别为6.34亿元、7.29亿元、8.41亿元和11.31亿元,持续保持大幅增长趋势。
2023年上半年,国联水产预制菜营业收入达6.71亿元,同比增长19.52%,已超过2019年全年水平。
国联水产表示,公司围绕预制菜特色大单品,坚持全渠道销售策略,尤其是餐饮渠道充分发挥了公司的水产食品供应链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在与头部餐饮企业合作中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餐饮团队帮助公司快速抢占国内重要餐饮市场,不断强化在预制菜行业的领先优势,带动公司预制菜业务稳健成长。
国联水产董事长李忠表示,公司将继续聚焦预制菜,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制造标准化,狠抓质量安全建设、营销推广和品牌建设。
标签: